t84018

近一个月温州完成道路破损修复1520处

市政工人在修复破损路面

温州网讯“最近路面上坑坑洼洼的,感觉我的车轮都要陷进去了!”近段时间,温州降雨不断,有不少市民反映,市区多处沥青路面出现破损,坑坑洼洼,如遇积水路面,稍有不慎就会“入坑”。

昨天上午,记者在瓯海区秀浦路与中汇路交叉路口处看到,由北往南方向的5条车道中,有3条车道出现破损情况,一共10多个坑。在瓯海大道高架路一带,温州市娄桥外国语学校东侧的道路上有坑洞出现。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市区道路公交站附近是路面坑洼破损的多发地带。在市区望江西路广化桥路口公交车站附近,记者看到一条BRT车道上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坑。同样,在鹿城区广化桥路的下桥北公交车站和瓯海区秀浦路的秀浦路北公交车站,也有类似的路面破损。

市公用集团市政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近期多雨天气,市政维养部门组织了多支应急巡查队伍,对全市461条主次干道、452条背街小巷开展拉网式排查。为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干扰,同时提升抢修效率,市政抢修队实施“白+黑”错峰作业模式。近几日,在瓯海大道、机场大道、过境公路、六虹桥路等重点道路,抢修人员昼夜接力,日均修复面积均达1300㎡以上。重点锁定低洼易涝路段、交通枢纽周边及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区域,确保汛期道路“病害”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白天,利用交通高峰期后时段,对各市管道路主次干道零星坑洞进行修复。夜间则由大型机械班组针对破损严重的中大修项目及重点路口、公交站等进行集中力量修补。”该负责人说,近一个月,已完成鹿城、龙湾、瓯海、永嘉、龙港等道路破损修复1520处,维修面积22192平方米。

为何连续降雨过后,沥青路面会出现坑洞和破损?该负责人介绍,这主要和沥青路面的特性以及雨水的作用有关。沥青路面中的沥青在长期使用后会逐渐老化,黏结力下降。连续降雨时,雨水会渗透到路面基层,如果基层存在空隙或不密实的情况,雨水就会在里面积聚。

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对路面的压力会使积水产生动水压力,沥青膜与基料逐渐剥离、变得松散,沥青路面表层出现麻面、掉粒、裂缝,随着时间推移,沥青面层失去基层的支撑,就容易出现坑洞、破损等问题。另外,降雨期间气温相对较低,沥青的柔韧性下降,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也更容易出现损坏。

市公用集团市政开发公司提醒市民,如果发现道路问题,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温州智慧城管应用,上传道路问题的照片和位置,即可上报道路坑洼情况。

近一个月,市公用集团已完成道路破损修复1520处

记者:张琼冉实习生张紫祺

通讯员公用宣市公用集团供图